創投菜鳥日記-EP2

這篇文章我嘗試以比較白話的方式分享我在創投工作中對這份工作及產業的理解,內容包含創投公司的架構跟業務。

誰在創投工作?

在傳統的創投公司中,我們是以基金管理作為公司核心業務,這群管理創投公司營運以及決定投資哪間公司的決策團隊(在創投公司上班的人),我們稱之為GP(普通合夥人;General Partners),例如在104人力銀行上面的某某創投,基本上就是GP的角色。

創投的基金從哪裡來

一般來說創投的錢是募資而來的,也就是創投其實也需要在市場上找錢,這點其實跟創業家和企業相同。而創投主要募資的對象有幾個包含壽險機構、政府、大型企業、之前投資並成功上市的企業、家族辦公室、有錢人等,這些願意注入資金給創投的人,我們一般稱之為LP(有限合夥人;Limited Partners),他們的身分相對於一般企業來說就是股東。

創投在做什麼?

總結創投的工作就是募、投、管、退,四大環節。這邊先簡單的介紹,之後再以大篇幅分別介紹每個環節的工作內容。

  • 募:募資,向市場上的潛在LP拿錢,募資才有銀彈可以使用;
  • 投:投資,找到好的案子並投資,投資就成為創投的主要工作;
  • 管:投後管理,定期追蹤投資戶的表現,提供資源幫助企業成長;
  • 退:退場,賣出股票,可以上IPO、或被併購。

創投人的背景?

創投的團隊組成其實非常廣泛,每個公司(基金)的特性差異也非常大,不過大致可以有三種類型的背景,商管、產業、創業背景。

  • 商管背景:從MBA、財金類科系畢業的學生,或是先前從事的工作為投行、證券、財顧等經驗的人士,這群人的優勢在於對金融市場比較熟悉,也看得懂財報,對於上手投資評估工作會比較快。
  • 產業背景:也有一些人是過去在產業界歷練過,例如半導體產業、零售產業等,後來轉換跑道來創投,這群人的優勢在於擁有產業界的人脈、也有產業的知識,可以在評估相關產業的公司時,較快理解產業的狀況、技術層次等關鍵性問題。
  • 創業背景:這類人屬於過去有創業背景且成功退出(IPO或賣給其他人),這群人的優勢在於擁有創業過程的豐富經驗,可以提供一些公司經營及決策意見給公司,另外,過去在創業時可能也與創投交手過,在創業圈及創投圈的人脈也是這類人的優勢。

對創投有興趣?

如果你對創投的工作還有其他想要了解的地方,歡迎留言跟我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