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歷撰寫技巧EP2

今年的儲備幹部招募已經如火如荼得展開了,各大金控都陸續釋出相關的職缺,想應徵MA的青年們趁著年假可以著手準備履歷,本篇文章要接續上一篇的內容來分享履歷撰寫的技巧,特別會著重在:誠實至上、數字導向、職位連結,三個面向。

 

1.誠實至上:誠實是最重要的,千萬不要以身試險。

誠實是個老生常談的事情,但還是叮嚀履歷上的東西絕對不能是造假的,儘管你成功度過履歷篩選,但到了面試關卡,面試官只要細細地追問下去,你的謊言很容易被拆穿。如果真的很幸運讓你憑著假履歷成功拿到offer,這個假的履歷會一直被公司保存著,只要有需要時公司是可以隨時拿起履歷來檢視我們,例如:假如我們在履歷上捏造會寫程式,有一天公司要讓儲備幹部解決某個系統或程式問題,第一個就是抓你起來,而這時候你卻完全沒辦法招架,被揭穿的後果我想不用多說大家也能想像。用一個簡單的舉例,就是想提醒大家誠信在求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金融業者。

2.數字導向:不要濫用形容詞,數字才能抓住眼球。

不斷的使用無意義的形容詞雖然可以讓你的履歷字數多一點、篇幅看起來豐富一些,但這些形容詞往往會使得履歷扣分,例如:僅用一些華麗的形容詞代表你並沒有很了解事情的全貌、做事不夠細心、沒有事後檢討的習慣等等,而這些都是可以透過數字化來解決的問題。當我們在履歷中提到我們的豐功偉業時,可以思考以下三個層面,目標、過程、成果,但切記不一定每句話都要強調數字,之前有看過求職者大量強調數字,這反而會有反效果,讓人覺得太過刻意,記住任何的反效果,在求職過程中都有可能導致你無法錄取,因此我們就是"適時"及"適量"的使用。

  • 目標數字化:首先,一件事(活動、社團、粉絲團等)總會有個預期達到的效益(我們簡稱為目標),即便我們已經忘記當時候的具體目標,但建議我們還是可以回想一下或是在合理的範圍內賦予他一個預期目標,而這目標可以是由數字導向來組成,例如:活動預期參與人數、粉絲團按讚數等。
  • 過程數字化:在描述我們如何進行專案時不一定要刻意加入數字來分析,但在一些小細節可以用時間、團隊人數、地點、參與專案的數量等來具體化你的事蹟,讓整體可信度更加分。
  • 成果數字化:最後,我認為算是一定要給數字化的地方就是成果,用成果來展示你完成的事蹟,同時也用數字來檢討自己與原先預期目標的差異。最常見的例子:經過6個月的實習期間粉絲專業由1,000人提升至1,500(成長率50%),社團活動也可以有類似的描述方式。

3.職位連結:記住履歷是要有手段的撰寫,任何寫下的文字跟事蹟都要跟你應徵的崗位連結。

  • 實習打工經驗:經常許多努力刷實習、充實社團活動的學生們常常問經驗這麼多,哪些要放?哪些不要放?這時候我們回到今天我們要應徵的崗位,這個崗位需要的能力、需要的人格特質是什麼?當篇幅有限時,我們僅需要挑選最能夠連結應徵崗位的實習、打工、社團經驗即可。
  • 比賽、證照:許多人在學期間也會努力去參加比賽,考取證照等,這部份我們也可以挑出跟職位最相關的放入,或是加強著墨。這部分也可以先從了解職位需要的技能有哪些,再相應放入需要的證照。
  • 優缺點:對寫履歷比較熟悉的人在表示自己的優缺點的時候,也會在這個地方下功夫(這部分下一個文章會在著墨)。
  • 質大於量:很多人迷失於刷很多實習、考很多證照,但要切記的是如果你寫在履歷上的經歷無法勾起面試官的興趣,那基本上都是無意義的,我們應該透過職位的連結與篩選後,精心的雕磨這個經歷或事蹟並把他寫在履歷中,才是正確的方式。

以上三點是我認為在撰寫履歷當中非常重樣的核心精神,以我個人經驗透過上面的原則撰寫的履歷基本上都能獲取面試的機會,而下一篇文章我會著墨在比較細項的問題,以及如何管理我們的履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