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不靠運氣變富有(How to get rich without getting lucky)-EP3

21. Fortunes require leverage. Business leverage comes from capital, people, and products with no marginal cost of replication (code and media).

  • 財富需要槓桿的力量,商業槓桿來自資本、人、以及沒有邊際成本的複製過程(例如寫程式或媒體)。
  • 槓桿效應前面已提及多次,而這邊著重在於沒有邊際成本的複製過程,這也是近期許多人在提到被動收入的時候,會去強調的事情,例如寫文章、拍影片等,這些作(產)品一旦完成上傳,就會不斷地被使用(消費),而我們基本上不用再投入其他的成本,就能夠享受回報。

22. Capital means money. To raise money, apply your specific knowledge, with accountability, and show resulting good judgement.

  • 資本就是金錢。透過你的專業知識、當責的態度以及良好的判斷力,來取得金錢,累積資本。
  • 金錢是資本的其中之一,我們大致可以透過兩種方式取得金錢,工作賺錢或是向別人募資(融資),這兩種方法不外乎需要透過我們能提供的價值來換取,而專業知識、當責的態度和判斷力就是展現我們價值的方式。

23. Labor means people working for you. It’s the oldest and most fought-over form of leverage. Labor leverage will impress your parents, but don’t waste your life chasing it.

  • 擁有勞工資源代表著有一群人在為你工作,這是最傳統也是爭奪最甚的槓桿類別,有一群人在為你工作或許能讓你的父母驕傲,但不要花費一輩子的時間去追求他。
  • 勞工槓桿是傳統的槓桿資源,但並不是作者最推崇的槓桿方式,而真實原因下一點會說明。

24. Capital and labor are permissioned leverage. Everyone is chasing capital, but someone has to give it to you. Everyone is trying to lead, but someone has to follow you.

  • 資本及勞工皆是屬於需要別人允諾的槓桿資源,例如很多人都在追求資本,但必須有人給你才行,也有很多人在追求領導地位,但必須有人願意追隨你才行。
  • 員工和金錢是許多公司所追求的槓桿資源,但這兩種資源都取決於對方要不要給我們,像是股東願不願意把錢投資進來,或是有沒有人意願成為我們員工,很多時候不是我們能控制跟決定的事,因此,這兩種槓桿並非作者最為推薦的槓桿方式。

25. Code and media are permissionless leverage. They’re the leverage behind the newly rich. You can create software and media that works for you while you sleep.

  • 寫程式和網路媒體他們不需要別人的允諾,也是新一代有錢人的槓桿方式。我們可以開發軟體和營運媒體來替我們工作,即便我們在睡覺時他依然在工作。
  • 相對於上面提到的資本及勞工(屬於需要別人允諾的槓桿資源),寫程式和網路媒體相對來說不需要別人的允諾,近年來也可以發現越來越多達到財富自由的人,他們其實善用了這兩項槓桿資源,例如許多Youtuber就屬於善用網路媒體的一群人,而許多軟體工程師也透過side project方式,提供自己編寫的軟體作為槓桿。

26. An army of robots is freely available — it’s just packed in data centers for heat and space efficiency. Use it.

  • 有支免費的機器人軍團,他被放置於資料中心裡,他能提供更有效率的執行力及空間使用,好好地使用他。
  • 有成本低又好用的工具就好好善用,特別是那些低價值、重複性高的工作類型,就交給AI跟自動化工具處理,我們則專心在高價值及高產出的工作上,提升我們產品跟服務的附加價值。

27. If you can’t code, write books and blogs, record videos and podcasts.

  • 如果不會寫程式那就寫書、寫部落格、拍影片跟錄podcasts節目。
  • 非常白話的建議,對於不會寫程式的我們其實還有許多條路來幫助我們建立槓桿資源。

28. Leverage is a force multiplier for your judgement.

  • 槓桿能將我們的判斷後的效果加倍放大。
  • 槓桿就像是一個放大器,他會將我們的判斷、我們的決定的後果放大。像是在財務槓桿中,我們如果借錢來投資,選對標的就會加倍獲利,反之則會賠到睡公園。而透過媒體槓桿也是,我們在網路媒體中寫下我們的觀點和立場時,如果成功引起大家的注意和贊同就會瘋狂地轉傳,相反地,如果是個爭議且具攻擊性的立場,就會引來炎上的機會。

29. Judgement requires experience, but can be built faster by learning foundational skills.

  • 判斷力來自經驗累積,但他可以從學習基礎技能當中快速累積。
  • 判斷力非常重要,包含對人的判斷、對事情的判斷、對趨勢的判斷,判斷的品質反應出了我們過去的累積,當我們的經驗越多,下錯判斷的機率越低。經驗的累積需要時間與實戰場合,或許比較難掌握,不過我們可以透過基礎知識來學習判斷的能力。

30. There is no skill called “business.” Avoid business magazines and business classes.

  • 沒有一個技能叫做「商業」,盡量避免接觸商業雜誌跟商業課程。
  • 我認為這裡作者並非完全否定商業雜誌跟商業課程的價值,而是類似孟子所言「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一切商業的邏輯與經驗不能單純只從雜誌跟課程就能學習到,如果這麼容易可以學習到的話就如同前面所提,他不能稱為專業知識。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