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評估許多了製造業跟通訊產業之後,最近有機會評估一間網路論壇公司,主要客群是大學生及剛出社會的年輕族群,平台早期是以換卡交友起家(有用過的人應該知道是哪個平台),評估的過程中常常聯想到年輕時候使用的無名小站跟即時通,雖然這兩個產品現在都已經消失了,但他們曾經創造出讓無數年輕人都為之瘋狂的「名言佳句+超連結(字變藍)」風潮。
科技帶來了效率,卻帶走了專注
以前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與朋友的網路通訊都需要守在電腦前面,開機、連線、登入即時通,透過「叮咚」打開一段對話,再由「先下了」結束對話。有的人選擇在無名小站上寫下自己的心情,雖然往往是為賦新辭強說愁,但也是與同儕交流的管道,時時關注誰來我家、瀏覽次數。
除了正規的通訊軟體,有時候也會登入線上遊戲,不是為了打怪練功,而是為了找到「網友」,像是仙境傳說RO、楓之谷跟公會們的「網友」聊天,在遊戲裡的聊天更是另一個天地了,像是在RO裡可以開啟聊天室,其實明明就有私訊功能.但還是為了儀式感還是特地開啟了聊天室,甚至選擇了不同地圖、不同場景來營造出不同的回憶,「南門椅子」也因此成了約會的熱門景點,在遊戲中也可以用各種表情符號來回應彼此,賦予了文字生動的表情,這樣的對話模式讓我們必須要好好地待在電腦面前、好好地跟面前的人對話,那時候的網路娛樂像是Youtube、影視串流不像現在發達,沒有太多其他的誘惑吸引我們的眼球,因此那時候雖然只有簡單的聊天功能,卻能創造出比現在更好的聊天品質。
現在通訊APP方便到我們隨手可及,也因為太方便,而輕忽了對話的品質,以前斤斤計較的簡訊字數,讓我們來回精減簡訊內容,只為了對方能在一封簡訊內看完我們想說的話。有暗戀的對象,也容易患有「手機震動幻覺」,常常以為手機在震動就是對方傳簡訊過來,沒有「已讀」功能、沒有可愛貼圖,卻更能讓人期待對方的回覆。現在的智慧型手機跟無所不在的網路,允許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回覆訊息,但這反而讓已讀、等等再回、毫無感情的問候油然而生。
常常我們提到網路讓我們在工作或讀書上分心,但卻沒想過我們在與人的關係上也失去了專注。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浪漫的方式
在評估這個案件時也常常對標到現代人最常使用的IG、Facebook,甚至是中國的抖音、小紅書等等,除了小紅書沒有認真使用過之外,其他流行的APP我大概都使用過,這些APP功能都比十幾年前的即時通、無名小站、奇摩家族還要好,但我發現與人之間的溝通和連結降低了許多,與人的互動的部分也許僅剩下睡前滑IG時在朋友的限動中按個表情符號。
深刻地感受到各大科技公司、網路公司、遊戲公司,無不利用各種手段來爭取我們的眼睛跟時間,透過破碎化的時間來建立關係也許是這個時代需要學習的功課,也未這個時代帶來獨特的浪漫。
即時通跟無名小站的退場,代表著一個時代的過去,越來越多功能健全的APP出現,交友軟體的出現也提供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建立更直接的方式,Dcard的換卡功能曾經也在各大學院中引領風潮,也許這些平台跟APP在一部分的人眼中已經喚不回過去那個時代的情懷,不過這些平台也許正在刻劃屬於這世代的浪漫,在Dcard上的浪漫故事也被翻拍成電影(我吃了他一年的早餐,2022年)。
會不會被時代淘汰的不是無名小站,而是我?
不同位子、不同角度、不同情壞
回歸到投資案評估,我們可能專注在平台的收益成長性,以及其他業務發展的可能性,我們努力地追蹤廣告收入、電商導流、IP布局、活躍用戶數、貼文數、按讚數等等指標,用理性客觀的角度來看這些平台,而我們不再去在意有多少浪漫的故事在這裡發生,有多少年少輕狂的事蹟在這裡被創造,但也許這些往往才是一個平台是否能被世人記住的關鍵。也許以商業的角度來看,無名小站、即時通、奇摩家族最後的結局不是太好,但留給我們這代人的影響力是無可取代的!
這次我用不同的身分再次參與在年少的浪漫中,期待讓自己少一點理性,多一點浪漫與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