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業中,能夠替公司帶來營收的崗位無非兩個,一是投資,二是業務。
投資總是讓人有種高大上,一群聰明的人玩的金錢遊戲;而業務總是讓人有種要靠口才、沒有專業、常常被人拒而遠之的職位。但無論如何,都有人在這兩類的職位當中展現出卓越的一面。而我想這也是能快速成長的兩類職缺類型。
身在初級市場,做創投的感想,我覺得創投是個投資跟業務兼具的工作,一方面我們需要對於潛在的投資案做審慎地評估,另一方面,我們需要行銷我們基金能為公司帶來的投資價值。初級市場老實說比想像中的競爭,特別是好的案子,基本上都是靠人脈、看資源,才決定讓哪個基金或投資機構來投資,因此即便我們挾帶著大量的資金,仍需要靠我們的業務能力來取得投資案。
今天不談投資,來談談「業務」
我想許多長輩都會鼓勵年輕人去從事業務的工作,一來可以有豐厚的財務回報,二來也可以好好的歷練銷售技巧。但業務這個職缺總會讓我們聯想到「保險」、「信用卡」、「直銷」等,這些業務員讓我們大部分的人都對於業務一直從心裡面感到反感。或是,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個性很內向,不適合做業務工作,因此拒絕嘗試。以上,就是我不想做業務的原因(我對業務的偏見跟刻板印象),可能你也是?
我如何克服自己內心的排斥
(1)當作歷練:一段成長的過程
業務或是說銷售技巧,它能為公司帶來營收(錢),它是一間公司能持續運作最重要的團隊,同時,它是個通用的技能,也就是說它是一個你轉換跑道、換工作時,可以帶走的技能,雖然不同產業賣的產品可能不同,不過,「銷售」的本質依然存在。甚至,它是一個寫在履歷上十分加分的選項,畢竟你的加入將為團隊帶來實質的營收貢獻。我們不一定是一輩子都要當業務(有些人可以),但有業務崗位的歷練絕對是個為自己加分的經驗。
(2)賦予價值:找到產品的價值
如果打從心裡排斥業務但又想嘗試的人,可以先找到你個人覺得非常有價值的產品來下手,當你覺得該產品非常有價值的時候,你在銷售的時候才不會覺得自己在說謊,也就是說,「說服別人之前,要先說服自己」。也許保險、信用卡沒辦法讓你有認同感,但也許寵物食品、腳踏車、電動車.是你的興趣所在,同時你也覺得這些產品是有價值的,這時候,去從事業務就會更心安理得一點。
(3)個人品牌:為你的顧客創造價值
最後,業務相對其他崗位是個付出跟報酬有高度相關的職缺,因此,如果想要快速累積財富,也許可以是個不錯的職涯管道。但在銷售產品的過程當中別忘了經營自己的「個人品牌」,當你的品牌臭掉的時候,將會是事半功倍的開始,任何的產品銷售,不要只想到自己的分潤、抽成,更要想到對於消費者的價值與幫助。祝福我們都能在業務上學到寶貴的功課。